/>
并在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清贫举措,下令说。
“诏九州军人70以上受归职,吾观60以上即有隆病者颐养天年也,帝国照月作五铢薪。”军人70以上,就可以回家养老了,百姓60以上,凡是生病的,享国家的补贴金。
又特批下令。
“天下凡做奴,分配入宫的婢女,皆可遣还,并赐米面三十斤。”
“土木营造,金,银,铁,以杂工徭役,皆停罢。”的人性之举。
诸如此多诏令,无一不受到朝野上下的大臣竖起大拇指赞赏。
由于北齐的南疆和全国接壤。
又有西魏不断的窥视和骚扰,历来为战乱必争之地,驻军很多,军粮需求很大,总是不能及时供给。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尚书右丞相,苏珍之的上书建议。
“如稳帝国之社稷,应向南而迎,率解粮草问题。”
高寅采纳了这个建议。
在南疆等处,修整屯田,保障了淮南一带部队的军粮供给,一度令敌军不敢小视,极大的稳固了南部的边防。
高寅是个有想法,有主见的智慧皇帝。
在他的带领之下。
北齐迅速的从恐怖阴影中走出,逐步恢复了往日的强国生机。
就在高寅干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北齐臣子看到希望的时候。
叔叔高演。
却升起了一颗觊觎皇位的不臣之心。
当他这个可怕的念头,普及形成,高寅的皇帝生涯,也就到头了。
高寅即位之后,对这两位叔叔的安排还是很不错的。
四叔常山王高演。
被封为太师。
九叔常广王高湛。
被封为大司马,兼三军节度使,同处帝国中书,守护着高氏家族至高无上的权利。
然而堡垒总是先从内部攻破。
最后偏偏就是在这个看似坚如磐石的权利中枢出了问题。
辅佐幼弟高寅的,并非只有高演和高湛两个人。
高洋临终前,特别托孤交代。
“寡人将死,其言也哀,太子年幼,寡人令杨铵,侍郎颜子现,黄门侍郎郑仪,共同辅佐于政。”
主事的人多了。
之间的交集也就多了,矛盾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杨铵是高洋的亲信,重臣,在高洋精神不正常之后,多亏有杨铵。“总设机横,摆渡修饰。”帝国的各个机关,和各项政务,才得以勉强维持和运转。
杨铵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有一餐知慧者必重报之。”意思就是,谁请他吃过一顿饭,他两顿的还你。
杨铵的报答,也不是违规升迁,安排工程之类的幕后交易,
而是以诚相待,民商往来。
打下的群众基础很好,有着极强的感召力。
杨铵对于高洋的知遇之恩,也是心存感激的。
高洋疯癫之后,虽几次酒后胡闹,戏耍与他,还让他差点见了阎王爷爷。
尽管高洋怎么对他,杨铵始没有生出二心。
高洋死后,群臣长出了一口气,发丧时都在假装嚎哭,表面实则暗自庆幸。
只有杨铵。“声泪俱下,呜咽不止。”
现在高寅当上了皇帝。
杨铵更会尽心维护,以报先帝之恩。
他不允许任何人抢夺主子的风头,包括高家的实权派。
高演。
高湛。
两兄弟。
北齐帝国的权利顶端,也并非只有高寅一人所具。
还有两位位极人臣的权利顶端掌握者,母亲和奶奶,皇太后李祖娥,太皇太后娄昭君。
三人中,娄太后倾向于自己的儿子。
娄昭君则和高洋一样,并不喜欢这个孙子,她很中意儿子高演,并用尽一切办法,想让孙子让出身后的那尊龙椅,给高演来坐。
北齐帝国的势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北齐的高层很快就分裂为两派。
在上。
是高寅母子,和娄老太后。
在下。
是高演兄弟,和宰相杨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