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此战,韩先楚带领部队打得非常勇敢,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守住了一个重要阵地。战斗中,他从通信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经过一番恶战,红二十五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当时,吴焕先就说:“唯楚有材,先楚为例!”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部队行动极为困难。但是,数倍于己的敌军仍在附近,天亮后必将发动新的进攻。因此,军领导果断决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带领部队迅速脱离危险区。紧急集合的命令一下,韩先楚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又率部队顶风冒雪踏上征程。作为红二十五军一员,〖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曾回忆:“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初期的关键一仗,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在两军“狭路相逢,之际,红二十五军作为具有顽强战斗作风的“勇者”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而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显示了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红二十五军沿河南叶县、方城边界西进,在方城拐河镇东北孤石滩通过澧河时,遭到上万敌军的追击和夹击,敌军还控制了澧河西岸部分高地。当时,红军不仅兵力处绝对劣势,而且所处地形十分不利。在吴焕先的直接指挥下,韩先楚果敢迅猛,奉命强渡澧河,率领部队奋勇冲击,打退了与他同时抢占澧河西岸一个高地围寨的敌军,控制了这个至关紧要的制高点,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敌人,掩护了军直属队和后续部队渡过了澧河,摆脱了追击的敌军。
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后,在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打出了鄂豫皖红军的威风:第一次反“围剿”在文公岭重创敌一二六旅,在华阳镇打垮敌警备二旅,在葛牌镇击溃敌警备三旅:第二次反“围剿”先奇袭荆紫关,再在袁家沟口全歼敌警一旅。这些战斗,韩先楚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葛牌镇战斗中,他不幸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伤未治好就归了队,左肩左臂成了残疾。
一九三五年七月,红二十五军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北上,离开新建立的鄂豫陕苏区继续长征。越过甘肃泾河,经由镇原、庆阳县境,翻沟跨塬兼程西进,以牵制敌人的兵力和破坏敌人的大西北后方。在抢渡了马莲河,到合水县板桥镇时,担任后卫团的一个营遭到敌骑兵部队突然袭击副军晖长徐海东从前卫赶到后卫…指挥该团二营投入战斗,抗击敌人,
但因敌众我寡,也陷入了敌人包围之中。在这紧急时刻,在该团任一营营长的韩先楚和营政委刘震带领部队迅速抢占了阵地,以猛烈的火力击退了敌人的骑兵冲击,打开了一条出路,掩护徐海东冲出重围。建国后,韩先楚和徐海东会面时,有人和他逗趣:“你为鄂豫皖老区保住了一个大将名额!”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和陕甘红军会师,编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担任军团长、军团政委、副军团长。在他们领导下,韩先楚参加了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的劳山、
榆林桥战斗,他率队担任主要突击。十月,〖中〗央红军到达时,他受命指挥部队连续打下了东村、张村驿等地主武装长期固守的围寨碉堡据点,缴获了大批红军急需的粮食物资,并为直罗镇战役扫除了战场障碍。十一月,直罗镇战役中,他率部首先堵住了敌人的去路,协同兄弟部队歼灭了据守南山的敌人后,又突入镇内。战斗结束,他提升为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团长。
一九三六年春,红军东征山西,时为红七十五师团长的韩先楚,率部随中路军作战,他以两个营配合山西游击队包围石楼,控制黄河渡口,以一个营牵制了敌五个团的兵力,并掩护了毛〖主〗席、彭德怀的指挥部,被任命为中路军副司令。之后,他又率部在双池镇附近打了一个没有上级命令的胜仗,歼敌一个营和民团百余人,升任红七十八师副师长。
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开始西征甘肃、宁夏,已经升任红七十八师师长的韩先楚全程参加。红七十八师途经宁夏定边时,守敌马鸿逢一骑兵营倚仗城坚,固守不出。他策马绕城一圈,气定神闲:“敌惧我歼,攻城可克。”正待攻城时,西征军总指挥彭德怀来电:“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他坚信城可攻破,仍下令攻城,果然一战而下。彭德怀闻讯大喜,发来贺电:“你们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防务移交宋、宋(红二十八军军长宋时轮、政委宋任穷),继续向盐池前进。”在攻克盐池县城战斗中,红七十八师又歼马鸿遣部一个骑兵营、一个保安团,缴获战马七百余匹,受到红军总部的表扬。此战缴来的战马,装备了红十五军团的骑兵团。
一九三七年初,韩先楚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长期的战场锻炼,加上一定的理论熏陶,为他成为一代名将奠定基础。
一九三七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韩先楚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第六八八团副团长。当年九月,第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歼日军一千余人,韩先楚也参加了这次战斗。战后,他奉命在平型关、繁峙一线继续抗击日军。太原失陷后,韩先楚所在的第三四四旅奉命随第一二九师主力南下太行,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不久,韩先楚调到新组建的第六八九团任团长。一九三八年四月初,日军集中三万余人,对晋东南地区实施“九路围攻”。为粉碎日军的围攻,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老决定:抓住日军一路,予以歼灭。十五日,日军第一零八师团第一一七联队一共三千余人由武乡北犯榆社扑空,当即撤回武乡。刘伯承决定歼灭该路日军,遂令第一二九师主力及配属的韩先楚部第六八九团由涉县以北地区向西疾进,当日进抵武乡附近地区候命。黄昏,预感形势不妙的日军弃武乡城沿浊漳河东撤。军情紧急,刘邓迅速决断:以第一二九师第七七二团和韩先楚部第六八九团为左纵队,第一二九师第七七一团为右纵队,沿浊漳河两岸山地平行追击三同时,以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为后续部队,沿武乡至襄垣大道跟进。十六日拂晓,左右两路纵队超越日军并将其一千五百余人夹击于武乡以东长乐村地区,遂发起猛烈攻击。
日军被截为数段,困在狭窄的河谷里无法展开。此时,已通过长乐村之日军主力为解救其被围困部队,集结共一千余人,向第一二九师左翼发动进攻。在戴家瑙,第七七二团与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四小时,阵地最终失守。由于在不利地形上遭敌火力压制,全团处境十分险恶。这时,韩先楚率团“与日军进行多达五次白刃战”将敌人打了下去,使兄弟部队转危为安。刘伯承在观察所看到这一情景,拍手叫好并表扬了他。后来,武乡县在长乐村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牌,还请韩先楚题词。